白癫病有治吗 https://m.39.net/disease/a_9094895.html随着大家生活质量的提高,逢年过节都会选择去饭店小资一下,为了保证顾客的菜品的新颖饭店方也会使出花招起菜名,可稍不留神就会误导消费者,导致菜名和原材料有出入。这不最近一女子在饭店点了88元“蘑菇牛仔粒”,可原材料并非牛肉而是鸭肉,到底饭店方是否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呢?
近日记者接到青岛赵女士的求助,中秋节当天她选择在当地一家有名的饭店和家人吃团圆饭,在看菜单时张女士点了一道名字新颖,售价88元的“蘑菇牛仔粒”,可吃起来时却发现口感和想象中的并不一样。
由于菜品名称中带有“牛”字,赵女士和家人理所应当的以为菜品原材料应该是牛肉做成,可吃的时候却吃出了一股鸭肉味。赵女士马上让服务员拿了一块肉找厨师长询问,结果负责人却理直气壮地告诉消费者,这就是鸭肉做的!
牛肉和鸭肉的市场差价十分巨大,在张女士反映问题后,店方提出了这道菜免单或是送果盘的赔偿,但赵女士认为店方涉嫌消费者欺诈,并不接受赔偿建议。随后记者找到了酒店负责人,对方拿出了菜品原材料和索证索票,说明菜品的原材料确实由鸭肉制成,也不存在欺骗消费者行为,在顾客反映后也第一时间做出了解释。
就像老婆饼里没老婆,蚂蚁上树里没蚂蚁一样,牛仔粒中自然也没牛肉。市场上的工作人员也表示,商品名和材料不一定要有必然联系,目前也不能认定酒店方存在违法行为,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。
笔者观点:
想必酒店方也并不是挂羊头卖狗肉,原材料本身就注明由鸭肉制成,只是菜品名称给消费者带来了误导。鸭肉20多一斤,牛肉50多一斤,88块的菜是用鸭肉做成的,作为消费者肯定无法接受。如若酒店有意而为之,故意起名误导消费者,或恶意更改菜品原材料,才是应该严惩的。
菜品名称和原材料不相符的例子想必消费者也经常见到,在“涨知识”的同时,消费者也要注意在点餐时及时询问菜品详情,而酒店方也要出于消费者考虑不要起过于诱导的名称,避免此类问题继续发生。
今日互动话题:
大家在点菜时,
有被菜名蒙蔽过双眼的经历吗?